材料科学与工程 全日制 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授予学位类别:工学硕士学位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二级学科名称(代码):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材料学(080502)
制订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培养方案版本号:2022版
一、学科概况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创建于1958年,1988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两个二级学科,是江西省“九五”至“十一五”重点学科,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高水平学科,省“十三五”、“十四五”一流建设学科。依托有科技部“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改委“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教育部“绿色陶瓷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有“中国轻工业功能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省“陶瓷材料绿色生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能量存储与转换陶瓷材料”工程实验室,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技术陶瓷)”,省高校“无机陶瓷膜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平台,建设了“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平台,创办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同时建设有“陶瓷材料与装备技术”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先进陶瓷材料”和“薄膜及微结构材料”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功能陶瓷材料与器件”和“环境功能陶瓷材料”景德镇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等。
本学科秉承“诚朴恕毅”校训,坚持“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使命,扎根千年瓷都景德镇,立足陶瓷行业,聚焦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走产教融合道路培养产业亟需人才,构建了完整且特色优势明显的陶瓷材料教育和研究体系。在环境友好陶瓷色釉料、无机陶瓷膜材料、陶瓷透水砖、超耐热陶瓷、高档日用细瓷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被誉为“陶瓷黄埔”。
二、研究方向
1.陶瓷材料与工程(Ceramic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eramic Materials)
3.先进陶瓷材料(Advanced Ceramic Materials)
4.环境陶瓷新材料(New Environmental Ceramic Materials)
5.新能源材料与器件(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6.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Nano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为:
1.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学术与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
3.专业能力:具有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及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局部问题的能力。取得具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第一责任人,包括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指导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工作,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2.对研究生的培养应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并重。讲授与自学、讲座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
学分要求 |
课程类别 |
学分要求 |
公共必修课 |
≥10 |
学科方向必修课 |
≥8 |
研究方向必修课 |
≥4 |
选修课 |
≥6 |
必修环节 |
≥3(其中实践环节≥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学分) |
补修课 |
补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 |
总学分 |
≥32 |
学分说明 |
总学分≥32,其中课程学分≥28(必修课学分≥22、选修课≥6),必修环节≥3学分。 |
2.课程设置
类 别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必
修
课 |
公共 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36 |
1 |
考试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
1 |
18 |
1 |
考试 |
|
英语读写 |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
2 |
60 |
1 |
考试 |
|
英语听说 |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2 |
48 |
1 |
考试 |
|
数值分析 |
Numerical Analysis |
3 |
48 |
1 |
考试 |
|
工程矩阵理论 |
Engineering Matrix Theory |
3 |
48 |
1 |
考试 |
学科方向必修课 |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 |
Frontier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 |
32 |
1 |
考试 |
必选 |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
Modern Materials Analysi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
2 |
32 |
1 |
考试 |
陶瓷材料学 |
Ceramic Materials Science |
2 |
32 |
2 |
考试 |
至少选2门 |
固体物理 |
Solid State Physics |
2 |
32 |
2 |
考试 |
结构化学 |
Structural Chemistry |
2 |
32 |
2 |
考试 |
研究方向必修课 |
高等硅酸盐物理化学 |
Advanced Silicate Physical Chemistry |
2 |
32 |
2 |
考试 |
至少选2门 |
材料物理性能 |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
2 |
32 |
2 |
考试 |
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 |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
2 |
32 |
2 |
考试 |
功能陶瓷材料概论 |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Ceramic Materials |
2 |
32 |
2 |
考试 |
选
修
课 |
专业 选修课 |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
Information Functional Ceramic Materials |
2 |
32 |
2 |
考查 |
至少选1门 |
先进陶瓷材料 |
Advanced Ceramic Materials |
2 |
32 |
2 |
考查 |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
2 |
32 |
2 |
考查 |
功能无机材料 |
Functional Inorganic Materials |
2 |
32 |
2 |
考查 |
材料表面与界面科学 |
Material Surface and Interface Science |
2 |
32 |
2 |
考查 |
高等无机材料化学 |
Advanced Inorganic Material Chemistry |
2 |
32 |
2 |
考查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Nano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
2 |
32 |
2 |
考查 |
材料合成与制备 |
Material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
2 |
32 |
2 |
考查 |
薄膜材料与技术 |
Film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
2 |
32 |
2 |
考查 |
复合材料 |
Composite Materials |
2 |
32 |
2 |
考查 |
固态电化学 |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
2 |
32 |
2 |
考查 |
材料模拟与计算 |
Material Simulation and calculation |
2 |
32 |
2 |
考查 |
耐火材料工艺学 |
Refractory Technologies |
2 |
32 |
2 |
考查 |
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 |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Solar Cell |
2 |
32 |
2 |
考查 |
实验室安全学 |
Laboratory Safety |
1 |
16 |
1 |
考查 |
必选 |
公共 选修课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Academic Ethics and Academic Norms |
1 |
16 |
1 |
考查 |
必选 |
第二外国语(日、法、德三选一) |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
2 |
48 |
2 |
考查 |
|
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
1 |
16 |
2 |
考查 |
|
导师课程 |
由导师自主选择 |
|
2 |
32 |
2 |
考查 |
限1门 |
补修课 |
陶瓷工艺学 |
Ceramic Technology |
|
|
1-2 |
|
|
材料科学基础 |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
|
|
1-2 |
|
|
必修环节 |
实践环节 |
Practice |
1 |
|
1-6 |
考查 |
|
学术活动 |
Academic Activities |
1 |
|
1-6 |
考查 |
≥5次 |
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
Thesis Proposal and Mid-term Assessment |
1 |
|
3 |
考查 |
|
本学科鼓励教师以多种形式开展硕士研究生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将课程成绩的评价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成绩必须反映出研究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造思维与科学实践的能力。目标是使研究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为开展创新性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造能力基础。 |
七、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
(1)社会实践
研究生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及其他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开展,累计不少于10个工作日。研究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需撰写不少于1000 字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践过程概述及体会、感想等,并附必要的佐证材料。社会实践服务对象(单位或个人)应在报告上填写评语。研究生提交由实践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2)助研、助教、助管
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其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成至少一个标准岗位的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通过后记1学分。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的相关要求和考核办法等参照学校制定的研究生“三助”工作实施细则。
(3)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
规范和促进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研究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并完成校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4)文献研读
结合研究生选题需要,研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不少于50篇(其中国外文献资料不少于20篇),撰写20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或发表一篇文献综述论文,经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合格者记1学分。
(5)基金申请书撰写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纵向科研项目的申请书及20分钟汇报PPT,经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合格者记1学分。
(6)国际、国内交流
研究生在读期间通过各类项目赴国(境)内外高校(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合作(不少于3个月),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7)实验室安全培训
研究生进入课题之前必须完成实验室安全培训。考核通过后记1学分。
2.学术活动
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要求每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公开做口头学术报告至少1次(包括实验室、学院或学校组织的校内学术报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参加学术报告至少4次(包括学院、学校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且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写出500字以上的心得。经指导教师检查、审核,完成者在必修环节记1个学分。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3.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
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考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因素。开题报告中应有前期可行性研究结果。硕士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完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的中期考核。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手册《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及开题实施办法》执行。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通过后记1个必修环节学分。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
1.科学研究及成果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开展论文课题研究工作阶段,至少每月2次向导师汇报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并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学术成果,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违背科研诚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取得与学位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成果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以上;
(2)出版论著或教材1部(参与具体章节编写工作);
(3)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
上述成果必须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第一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信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同时为通信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上述成果认定存在争议的提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裁决。
其他要求严格按照《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学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2.学位论文要求
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应能表明硕士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研究工作要有新的见解,研究论文应达到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水平。
3.论文评审、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要严格按照《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细则》、《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等研究生院和学校相关文件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盲审评阅、答辩等工作。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检测通过后才能进入学位论文评阅程序。
附:
1.本学科研究生须研读的主要参考书目
W. D. Kingery等著,《Introduction to Ceramics》或《陶瓷导论》(清华大学译,第二版);
周玉编著,《陶瓷材料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William D. Callister Jr等著,《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4th eition)
2.修订专家名单
沈宗洋,张小珍,汪永清,江向平,李月明,常启兵,陈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