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艳阳高照,学院91级硅酸盐工程专业的校友们从各地奔赴而来,回到阔别三十年的母校,共赴一场跨越三十载的青春之约。

校友们漫步在熟悉的老校区。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校园的小径、路旁的绿植,都带着时光打磨的亲切感。大家首先来到当年住过的宿舍楼下,尽管宿舍楼正处于修缮中,但校友们依然难掩激动:“就是这里!当年我们在楼道里弹吉他、在宿舍里彻夜聊未来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随后,大家来到了曾经的图书馆——如今已改为老年活动中心。那栋标志性的红楼依旧矗立,砖瓦还是当年的模样,只是内部陈设换了新颜。校友们站在楼前驻足凝望,回忆着当年抱着书本穿梭于书架间、在阅览区奋笔疾书的场景,感叹着时光流转中校园功能的变迁,却也欣慰于老建筑被妥善保留的温暖。
行至校园深处,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映入眼帘——这是他们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时在母校认养的“纪念树”。校友们纷纷在树下合影,镜头里,大家或回忆当年认养时的场景,或轻抚枝叶感慨岁月,将这份跨越十年的牵挂与情谊定格成永恒。

师生座谈会上,学院党委书记蒋方乐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始终心系母校、默默支持学校和学院的发展。院长沈宗洋详细介绍了学校与学院三十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突破、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教师代表们也与校友们亲切互动,回忆起当年课堂上的趣事、实验室里的协作时光,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校友们则轮流分享毕业后的奋斗历程,诉说着对母校与恩师的感激,言语间满是对青春岁月的珍视。

座谈会结束后,大家一同来到当年上课的阶梯教室。曾经的授课老师缓缓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写下熟悉的课题,用依旧温和的语调讲起了当年的知识点。熟悉的场景、亲切的声音,瞬间将校友们拉回三十年前的课堂,那些专注听讲、埋头记笔记的青涩模样,仿佛就在眼前。课后,校友们围在老师身边,紧握双手诉说思念,时光在这一刻仿佛静止,师生情谊跨越岁月愈发深厚。
此次毕业三十周年返校,没有繁琐的流程,却处处浸润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情谊的珍视。校友们纷纷表示,学校的一砖一瓦、老师的一言一语,都是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未来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始终牵挂母校,让这份与母校、与师长、与同窗的深厚情谊,在时光中愈发醇厚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