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晋江闭幕。经过激烈角逐,材料学院2023届博士、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杨瑞强荣获全国铜奖,实现我校在该项赛事中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我院获奖博士后杨瑞强(左3)在颁奖现场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全国性赛事。本届大赛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举办的,以“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吸引8006个博士后项目、3.6万人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63个金奖、133个银奖、198个铜奖。

江西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尹建明(右一)与杨瑞强博士(右二)合影
获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科技赋能柔瓷破界焕新丝路光影瓷艺》
项目负责人:杨瑞强
团队成员:段荣瑞、刘晓玉、王少华、饶舜
项目简介:项目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发展机遇,旨在以陶瓷材料创新推动陶瓷文化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项目通过复合有机添加剂改性技术,使得利用劣质陶瓷原料部分替代昂贵高端黏土成为可能,有效降低陶瓷生产原料成本、提升工艺性能,为陶瓷产业降本增效提供切实可行的材料解决方案。同时,该技术还实现传统陶瓷泥料“可塑性”与“延展性”兼备,批量生产的超薄陶瓷泥片厚度仅为0.5~1mm。烧结后的陶瓷薄片具有良好的透光度和强度,通过艺术设计和文化赋能,获得独特的陶瓷情景灯具和光影陶瓷艺术品,为陶瓷文创产业升级与繁荣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超薄陶瓷泥片

超薄泥片创作的柔性陶瓷艺术品
每项创新技术的突破,都与研发者的深厚学养紧密相连。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主培养的本硕博青年人才,杨瑞强博士是一位扎根专业、学以致用的典型代表,该项目所依托的四项核心关键技术,均源于他在材料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并已全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杨瑞强表示,材料学院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科研平台和创新的土壤,今后他将不忘初心,以现有的专利成果为新的起点,在科研道路上持续探索,致力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实际生产力,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该获奖项目是材料学院长期坚持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科技创新、注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果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院学科育人成果与跨学科创新活力。未来,材料学院将继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交叉学科研究,并积极拓展与校内其他科研平台的合作,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勇攀科技高峰,力争产出更多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创新成果,为学校“高水平陶瓷大学”建设贡献材料人的智慧和力量。